小学数学知识:立体图形

一、观察物体

在实际生活中,常常需要对一个物体从不同角度、不同方位进行观察,来获得其形状、大小、颜色等各方面的信息;在数学上,我们通常关注被观察物体的形状、大小和数量。从不同的角度、不同的方位观察物体,常常得到不同的结果。

1.站在不同的位置,看到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。

2.观察者的位置越高,看到的范围越大;观察者距离目标越远,看到的越小。

二、立体图形的认识

1、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

小学数学知识:立体图形

2、圆柱与圆锥的特征

小学数学知识:立体图形

3、表面积、体积和容积

(1)表面积:物体表面的总面积叫作物体的表面积。

(2)体积: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。

(3)容积:仓库或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容积。容积单位一般用体积单位。当容器所容纳的物体是液体时,常用升、毫升作单位。

注: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,但要从容器的里面量长、宽、高,而计算体积要从外面量长、宽、高。计量体积用体积单位:立方米、立方分米、立方厘米、立方毫米。计量容积除了可以用体积单位,还可以用容积单位升和毫升。1 立方分米=1升,1 立方厘米=1毫升。

三、立体图形的计算

小学数学知识:立体图形

编辑整理:数学课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shuxueke.net/2022/12/790.html

(0)
数学课的头像数学课
上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上午12:06
下一篇 2022年12月4日 上午12:12

相关推荐

  • 公因数的认识

    一、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,这几个质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。例如30=2×3×5,其中2、3、5本身是质数,又是30的因数,所以都是30的质因数。 二、分解质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
  • 小学数学知识:数的认识(分数)

    1、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“1”平均分成若干份,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作分数。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作分数单位。 2、分数的分类 (1)真分数: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作真分数。如:1/…

    2022年12月3日
  •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二十五讲:分段计费问题

    分段计费问题 【含义】 在现实生活中,有一类像“阶梯水费”、“阶梯电费”、“出租车计费”、“医疗费报销”这样的特殊计费问题,由于其不同区间的计费标准各不相同,需要分段计费再汇总,我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
  • 数位顺序表和数级的知识

    一、数位顺序表(整数) 通常把按照数位的顺序从右到左排列的数位表,叫做数位顺序表。           二、数级 按我国的读数习惯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
  •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第四讲:植树问题

    植树问题  【含义】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,在距离、棵距、棵数这三个量之间,已知其中的两个量,要求第三个量,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。 【数量关系】 线形植树: 一端植树: 棵数=间隔数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4日
  • 什么是质数和合数

    一、质数:一个数,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,这的数叫做质数。质数也叫素数。例如:2、3、5、7、11……都 是质数。最小的质数是2。 误区: 所有的质数都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
  • 小学数学知识:数的运算(四则运算的顺序)

    四则运算分为两级。加、减法叫作第一级运算,乘、除法叫作第二级运算。 运算顺序: 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,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,要从左往右低次计算; 如果含有两级运算,要先算第二级运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2年12月3日
  • 分数的产生 分数是如何产生的?

      在进行测量、分物或计算时,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,这时学用分数来表示。例如,在实际测量时,常常不有恰好将一条线段分成若干个用特定的单位来表示的等份,但人们总可以把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3日
  • 小学数学知识:图形与位置

    一、方向 在实际生活中,常常需要辨认东、南、西、北等方向,以正确确定事物的位置或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。 1. 基本方向 基本方向是:东、南、西、北。东和西相对,南和北相对,在此基础上…

    2022年12月4日
  • 自然数的来源

   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,人们还不会用数来表示物体的多少,而是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。例如狩猎时常把武器和猎人一一搭配起来(一人一件)。又如放牧人早晨出去放羊,往往用石子和羊一一对应…

    数学知识 2023年1月4日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